出言吐气的成语故事


出言吐气

拼音chū yán tǔ qì

基本解释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暂未找到成语出言吐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出言吐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混淆是非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繁文缛节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亲上成亲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螓首蛾眉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钻木取火 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半夜三更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