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

词语解释
导师[ dǎo shī ]
⒈ 佛教语。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又指引路人和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为一种事业指示方向、掌握重大决策的伟大人物。
英teacher; tutor;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
引《佛报恩经·对治品》:“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湼槃径,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唐 王维 《西方变画赞》:“稽首十方大导师,能於一法见多法。”
清 钱谦益 《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诗:“嶞山如乳五峰垂,一塔岿然掩导师。”
⒉ 指举行法会时担任唱导表白之职者。
引宋 赞宁 《僧史略·国师》:“导师之名而含二义:若《法华经》中商人白导师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导之师,此即表白也。”
⒊ 引路人。
引《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余读其《天台游稿》,一路访求,如得导师焉。”
⒋ 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
引罗惇曧 《文学源流》:“左氏 雄才,文章千古,上揖 三代,下启百世,辟编年之途径,为史家之导师。”
《孽海花》第十六回:“夏姑娘 回国时,恰也坐 萨克森 船,所以得与 雯青 相遇,倒做了 彩云 德语的导师。”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导师,而诚实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导师’的,却是 鲁迅。”
王统照 《刀柄》:“周二哥 是富有工作经验的,在这古旧铺子里常常居于导师地位,戴着眼镜的老人。”
⒌ 指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思想和学习的教师。
引周尊攘 《桂林寻梦》:“我的班导师就是从 桂林 来的。”
⒍ 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单位指导研究生的教师。
国语辞典
导师[ dǎo shī ]
⒈ 指导学生研究学术及担负训育责任的老师。
例如:「在一年的导师任内,他和班上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⒉ 佛教用语:(1) 指引导众生去迷就正的人为导师。(2) 指僧伽中的上座。
引《新名词训纂·学属·导师》引《佛报恩经》:「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长乐故。」
分字解释
※ "导师"的意思解释、导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在线查询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百零九、用心地协助学员完成他们的蛋糕作品,而其亦担任路德会赛马会中心,匡智会,晨曦会蛋糕课程导师,励行会,私人中心课程。
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3.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敬仰的导师。
4.罗辰对闹鬼之事是付诸一笑,他更愿意相信是一个怀旧的导师装神弄鬼玩的把戏。
5.班上本来吵成一片,但当导师一走进教室,全班同学立刻鸦雀无声。
6.清海无上师是位着名的灵性导师,同时也是一位博爱的人道主义者,她自幼即流露悲天悯人的天性,年幼时看到受伤的小动物,她都带回悉心照顾然后放生。
7.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坚持要到某一个点以后才放手让学生去做选题会则让导师精疲力竭,同时,导师也会开始期望这些时间投入是有“回报”的,也会让导师觉得赚这个培养费真是辛苦。
8.“夙仰贵报为吾党之喉舌,作侨界导师,大声疾呼,发聋振久矣,尽宣传之巨责,收文字之奇功,一纸风行,万流景仰。
9.领导:就是领袖和导师。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10.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