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乡曲


拼音xiāng qū
注音ㄒ一ㄤ ㄑㄨ

繁体鄉曲

乡曲

词语解释

乡曲[ xiāng qū ]

⒈  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形容识见寡陋。

治邑屋州闾乡曲者。——《庄子·胠箧》
无乡曲之誉。——司马迁《报任安书》

out-of -the-way; be far from town;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乡曲。”
《庄子·胠篋》:“闔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閭、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
王先谦 集解引《司马法》:“五州为乡。”
又引 郑玄 曰:“二千五百家为州,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⒉  家乡,故里。

《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少负不羈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强 尝丞 溧阳,名与乡曲俱失之。”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国 人之入耶教者,亦有两种类:一曰真信教者,二曰利用外国教士以抗官吏武断乡曲者。”

⒊  乡亲;同乡。指人。

《三国志·吴志·孙静传》:“坚 始举事, 静 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乡曲争持钱帛,竞施珍宝。”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与其得直於有司,不如两平於乡曲之为愈也。”

⒋  谓居里或籍贯相同。

《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之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常名立,汝阴 人,与家中有乡曲之旧。”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韩元帅 部下将士都是北人,语言相合,岂无乡曲之情。”

⒌  偏僻的村野。

《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
《北齐书·文襄帝纪》:“僕乡曲布衣,本乖艺用,出身为国,绵歷二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恶俗·出会》:“城市之民,俱有其业;乡曲之民,各有其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所举佳篇,復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

⒍  指村野鄙陋之人。

唐 李端 《赠道士》诗:“懒説岁年齐 絳老,甘为乡曲号 涪翁。”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诚以蒭蕘之言,虽出自乡曲,而听一言之是非,可覘政治之得失。”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若其自尊乡曲,以一己所闻知为最普通者……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

国语辞典

乡曲[ xiāng qū ]

⒈  乡野偏僻的地方。

《庄子·胠箧》:「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

⒉  比喻家乡。

唐·白居易〈种桃杏〉诗:「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分字解释


※ "乡曲"的意思解释、乡曲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在线查询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年年中秋在异乡,对月伤怀最惆怅。人淡如菊因忧伤,那堪秋菊叶披霜。思念蚀骨断柔肠,情不自禁泪两行。故乡水美人善良,故乡纯朴有爹娘。一杯浊酒润枯肠,半支乡曲心已伤。他年若成有钱郎,不在他乡在故乡!

2.这种印象有其现实基础,对各地的黑恶势力稍作梳理就不难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不乏暴力行为,杀人越货,武断乡曲,***的发迹史往往让人触目惊心。

3.年年中秋在异乡,对月伤怀最惆怅。人淡如菊因忧伤,那堪秋菊叶披霜。思念蚀骨断柔肠,情不自禁泪两行。故乡水美人善良,故乡纯朴有爹娘。一杯浊酒润枯肠,半支乡曲心已伤。他年若成有钱郎,不在他乡在故乡!

4.这种印象有其现实基础,对各地的黑恶势力稍作梳理就不难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不乏暴力行为,杀人越货,武断乡曲,***的发迹史往往让人触目惊心。

5.作者对家乡的情感都揉进了小说之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对风景的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宛若一首荡气回肠的思乡曲,在白山黑水的壮阔场景中奏响。

6.若有,则即使在交通便利、信息畅达、眼界并不受到多少局限的今天,也还是会有夸饰乡土或贬低他乡的庸陋的乡曲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