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táng

黄堂


拼音huáng táng
注音ㄏㄨㄤˊ ㄊㄤˊ

繁体黃堂

黄堂

词语解释

黄堂[ huáng táng ]

⒈  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⒉  借指太守。

⒊  墓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后汉书·郭丹传》:“勑以 丹 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
李贤 注:“黄堂,太守之厅事。”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官宇》:“黄堂,《郡国志》:在鸡陂之侧, 春申君 子 假君 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
《儒林外史》第七回:“大江 烟浪杳无踪,两日黄堂坐拥。”

⒉  借指太守。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上:“太守曰黄堂。”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妾是 王 家子姓,父做黄堂。”
《文明小史》第四十回:“男八字更不用説,一身衣食有餘,功名虽是异途,却有四品黄堂之分。”

⒊  墓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太祖达生知命》:“即更衣服,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黄堂也。’”

国语辞典

黄堂[ huáng táng ]

⒈  古代州郡太守都在厅事墙上涂饰雌黄,以驱邪消灾,故称其厅事为「黄堂」。后泛指知府。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枉教你坐黄堂带虎符,受荣华请俸禄。」

分字解释


※ "黄堂"的意思解释、黄堂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在线查询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